顾熠山(1873—1962),名耀离,字熠山,马家斜村(在今华州街道)人,爱国民主人士,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总纂。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清光绪十六年(1890)秀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学于味经书院,受业于陕西著名爱国教育家刘古愚,并受刘古愚影响,接受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从三原宏道学堂毕业,曾任华州官立高小及教育会小学教员、华州教育会会长等,致力于新教育的开拓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顾熠山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路经华州赴潼关抵御清兵的革命军支应粮饷,并于1912年加入同盟会。他与杨松轩等人一起,领导了咸林中学的筹建工作。他担任过华县县立高等小学校长,还曾在省立三中、一中任教。1926年受中共组织的委托,参加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华县县党部的领导工作。1928年后,先后任同州第二师范教员,韩城县政府秘书兼二科科长。1931年7月任华县县志局编辑主任,主持县志修纂。以后曾担任华县救济院院长7年,期间,收养孤儿四五十名,工读兼施。在任县财务委员会副主任于大荔开会时,当着省主席祝绍周面,为八区专署12县争回归省之税蓄四成。1945年,以知名人士身份,面见蒋介石,力陈百姓苦况,遂减征关中田赋七成。1949年顾熠山为和平解放华县做了积极贡献。解放后,顾熠山做为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当选为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陕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他还是陕西文史研究馆馆员。顾熠山一生倾向进步,追求光明,痛恨黑暗势力,不断地随着时代前进。
1931年7月,他任县志局编辑主任,不久,县志局因人事变化及经费短绌而无形解散,修志工作停顿。顾熠山虽在救济院任职,但修志一事,常萦绕于怀,在袁桢、刘依仁、李子春等人支持下,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从事县志编纂。他针对旧志叙述不科学,内容支离重沓,迷信颇多的缺陷,决定改续修为重修。他和同道们一起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既埋首于图籍之中,又分赴各地调查,搜集了大量新材料。1945年11月,他辞去一切职务,专力县志。适值县参议会决议修志,他又被任为编辑主任。1946年4月,县志编辑委员会成立。在住房和用膳极感困难,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县志于1947年终脱稿,因经费困难未付印。顾熠山又相机补充了1947年以后的一些材料。1949年初,经费有了着落,遂由西安大中文化工业社承印出版了《重修华县县志稿》。这部志书共17卷,10册,58万字,记事上至西周,下至1948年,且详于近代,注意经济,多载民生疾苦,对社会黑暗秉笔直书,为民国期间,陕西所修县志中较好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