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蹦鼓:华县民间艺术瑰宝
华州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古郑国发源地。千百年来,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滋润着当地民间艺术的蓬勃发展,成为陕西东府民间艺术的摇篮,特别是流传在华州区北部渭河夹槽地带的一种传统民间鼓舞——蹦鼓,更是民间艺术品种中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民间舞蹈艺术,堪称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
华州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新石器时代及殷商遗址分布数十处。老官台遗址、泉护村遗址出土的精制的石器、骨器,说明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狩猎谋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尚书·益寝》记载:“乌兽跄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据考证,原始社会人们狩猎归来,围着篝火随手敲打木棒、石块和晒干的兽皮,高呼跳跃,身上披着猎获的兽皮兽角载歌载舞,形成“百兽率舞”的场面。这种原始舞蹈正是人类原始狩猎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民间舞蹈艺术中形成较早的舞蹈形式,它和华州至今流传的“蹦鼓”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联系。
华州蹦鼓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民间祭祀祈雨风俗、审美情趣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鲜明反映。据笔者在华州区下庙镇康甘村一带采风了解,解放前,水利设施落后,天气干旱,当地群众靠天吃饭,这一带群众性祭祀祈雨活动异常活跃,蹦鼓与民间祭祀祈雨渗透、相互交叉,随同其它社火表演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祭祀祈雨礼仪中,于街道、广场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由于蹦蹦跳跳,敲打牛皮扁鼓,所以取名蹦鼓。其舞姿、风格特点,旋律、道具、服饰保留着我国古代民间舞蹈的痕迹,历史十分悠久。当地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告诉笔者,过去的祭祀祈雨活动非常隆重,人们把“关公”“东海菩萨”等神位抬向社庙前,再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老到各家各户征集米面做一大锅饭,称为“千家饭”,然后人们头顶烈日,双手合十、由蹦鼓表演队作为前导,成群结队前去华山取回神水,洒向人们头顶,最后凡参加者每人吃一碗“千家饭”。据文化馆挖掘整理的蹦鼓表演资料,在祭祀祈雨活动中,法师或长老烧掉香表,磕头作揖之后,蹦鼓开始表演,各村的蹦鼓队由伞头(蹦鼓队中的长者及指挥者)带领,由24名身扎背花,项垮牛皮制作扁鼓的青壮年和4位执大小铜锣的人组成队形进行表演。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篾为架,将五色大纸花和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好像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鼓手分两排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的人在中间敲锣伴奏起舞,鼓手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槌,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背花随着鼓手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鼓手跳舞击鼓,动作快慢有序,音韵和谐统一,24面扁鼓和4面铜锣配合节奏起伏跌宕,声响震耳。同时,还贯穿着演员节奏强烈的“嗨喔”声,那浑厚强烈的鼓声,粗犷勇猛的舞姿似龙腾虎跃,使围观的人们跳跃欢呼,场面宏伟壮观。这种蹦鼓由于人们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具有古代舞蹈“群众性”、“广场性”、“欣赏性”的特点,说明蹦鼓与当时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息息相关。
华州蹦鼓在解放后已随祈雨习俗的消灭而濒临灭绝,许多蹦鼓表演好手已经作古。1986年在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县文化馆文化艺术工作者在下庙镇文化站的配合下,到该镇康甘村挖掘整理,才使这一古老艺术重现昔日风采。1987年8月下旬,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马珍、叶蕾蕾、靳之林等8人组成的“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团”来华县考察时,曾赞扬说:“华县是民间艺术的富矿带,皮影、蹦鼓、面花是三个拔尖艺术,特别是蹦鼓,在全国独一无二,称得上是国宝。”